浅谈托福听力的若干训练办法
比较视野下,浅谈托福听力的若干训练办法
【摘要】:随着我国出国热潮的汹涌澎湃,“托福或雅思”已经成为了这些有着出国梦的追梦者们的必选题,无论哪一个考试,绕不开的就是听力的训练,而笔者就雅思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模块的各种特点,与托福听力进行一对比,旨在探求出可以有效可以解决托福听力丢分的若干解决办法。
【关键词】:托福;雅思;四六级;听力;解决方法
听力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吸取语言营养不可缺少的渠道。同时,“听”还有助于读、写、说能力的提高和巩固,尤其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的有声信息越来越丰富。通过有声语一言来充实语言知识、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势必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托福听力与雅思、四六级的比较综述
无论是不同年龄段学生出国必考的通行考试“雅思”“托福”,还是国内大学生毕业需要通过的四六级考试,都有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听力。笔者暂不敢说得听力者得天下,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听力成为了不少考生比较困惑的一个丢分部分。那从这几大考试的若干方面比较来看,情况如下:
(一)听力所占比重的比较
旧四、六级考试的听力理解一共有20道题,总分值为20分,占整个考试总分的20%;新四、六级考试的听力理解一共有35道题,总分值为248.5分(约合249分),占整个考试总分的35%。旧托福听力理解一共有50道题目,其分值约占整个考试总分的33%;新托福听力理解一共有34道题目,总分值为30分,占整个考试总分的25%。雅思听力有38一42道题目,总分为9分,占整个考试总分的25%。
由此可见,在三种考试的试卷结构中,听力部分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新四、六级考试,新托福和雅思听力部分的比重都为四分之一。新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的比重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改革提出要强调听说能力,而四、六级考试中又没有设置“说”的部分。因此,听力部分所占的比重就比较多。相反,新托福听力部分的比重有所下降,也正是由于增加了口语部分的缘故。
(二)听力材料选材的比较
听力测试主要是测试考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而不单单是考核学生是否掌握某种语言形式。语一言形式是物质外壳,是用来传达一定的信息的。考生能否通过语言外壳掌握信息内容,这是听力理解部分的测试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听力理解部分的测试方法和听力材料的选材原则—真实性原则,即测试的方式、选材、题眼的确定都应当反映真实言语交际中的听力理解过程。
四、六级考试的对话部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段对话,句子结构和内容比较简单,短篇听力材料为题材熟悉、情节不太复杂的故事、讲话、叙述等。从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以来举行了15次四、六级考试,共有300段对话和90篇短篇听力材料。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发现:15次四级考试的45篇短篇听力材料中,社会文化方面的文章有21篇,约占总数的47%;日常生活方面的文章有17篇,约占总数的38%;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章约占总数的巧。15次六级考试的45篇短篇听力材料中,社会文化方面的文章有23篇,约占总数的51%:其次是日常生活方面的文章有19篇,约占总数的42%;自然科学和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章约占总数的7%。因此可见,六级考试的短篇听力材料在题材基本上与四级考试相同。从听力短篇材料的体裁来看,四级考试中,议论文有14篇,约占总数的31%,叙述文约占42%,说明文则占27%。而六级考试中,议论文约占总数的47%,叙述文约占38%,说明文则占15%。由此可见,四级考试听力短篇材料主要以叙述文为主,而六级考试中则以议论文为主。这也符合四、六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六级考试听力与四级考试听力相比,难度更高。因此听力材料中,更多的采用议论文也是合理的。
雅思听力分为四个部分,前两部分内容以一般生活及社会状态、人际关系不同情况模拟为主,后两部分则以教育性、学术性、世界性的主题探讨、对答(叙述)为主。第一部分是两人之间的对话,对话内容是社会性的或半官方的。例如,旅行安排、谈论如何登记课程、参观一个新城市或制定外出计划等等。第二部分由一人谈论一个普遍而有趣的话题。例如,新闻广播、针对海外学生的关于当地银行服务的介绍、校图书馆工作方式的说明等等。第三部分通常是四个人之间的一个关于学术话题的讨论。例如,一群学生讨论一个科研项目、一个大学督导和三个研究生讨论论文写作、一个硕士生就他论文的提议和所回答的问题,与一个讲师小组进行辩论等等。第四部分是一段演讲或论述。这部分可能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例如,管理原理的某一个方面、一个关于儿童语言知识讲座的摘要。雅思听力材料的题材主要以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为主,体裁也主要是以叙述和议论为主。新托福的听力部分包含两个对话和四段演讲。听力部分仍然是校园生活英语,内容都是教授的讲座或者教师与学员的对话。
从听力材料的选择上看,新托福和雅思比四、六级考试更加注重选材的真实性以及多样性。听力材料的多样性,除了体现在题材、体裁外,还体现在语一言发出方式的类型上。比如说是对话,还是演讲等。尤其是雅思听力部分,选择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素材。从语言发出方式的类型上,除了两人间的对话,还有一个人的演讲和多个人的讨论等。而四、六级考试短篇听力材料缺乏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存在着“假”听力材料。也就是说,这些材料不是真实情景中所真正要听的材料,而只是将阅读材料录在录音带上就当作听力材料来使用。另一方面,听力材料的选择更注重材料规范性,而不是真实性。因此所选择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工修改的,缺乏真实情景。
(三)听力难易程度的比较
从听力部分的内容来看,新托福听力和雅思听力都没有小对话部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解题技巧,更加注重对听力实力的考察。而长对话和短文都是三种考试听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听力部分的题量来看,新托福要求在60分钟内完成34道题目。新托福在题目数量上是旧托福的一半,考试时间却为旧托福的两倍,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托福的难度降低了,反而说明题目的含金量进一步加大。雅思听力要求在40分钟内完成38至42道题目,而新四、六级考试听力要求在35分钟内完成35道题目。从听力材料的语速来看,新托福听力语速为每分钟140至220个单词,稚思听力的语速为每分钟230至240个单词,而新四、六级考试听力的语速为每分钟140至160个单词,从听力材料的播放次数来看,新托福听力某些部分可以重复播放,雅思听力所有内容均只播放一次,新四、六级考试听力则采取对话和短文部分播放一次,复合听写部分播放三次的方式。
不仅如此,新托福听力和雅思听力对话中都还会出现多角色讨论的情形,这要比四、六级考试“一对一”的对话形式更加真实,更容易引起角色混淆和误听。从听力材料的录制上来看,新托福和雅思也都是模拟真实环境的,听力过程中会出现背景音以及其他人等干扰因素。而四、六级考试听力材料的录制筛选了很多真实的语言情景,是只有在考试环境中才会出现的语一言情景。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切步认为,在三种考试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比托福听力部分容易,稚思听力部分难度最高。但是在实际考试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怪象。就是有些在托福和雅思听力中获取高分的学生,在四、六级英语听力中,却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其原因主要在于,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的内容虽然并不难,但是在题目设计上却常常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况。很多题目或者答案容易产生误导,导致原本非常简单的内容变得复杂,甚至有些考生反映听力题目像是猜谜。相反,托福听力和雅思听力则不同,其指导语、题目都非常简洁明了,使考生对考试内容更容易理解和把握。
二、新托福和雅思的语言观
新托福和雅思将语言看作是一种能力。乔姆斯基最先提出了能力(competence)的概念。能力和技能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当一个人凭技能做出某种行为时,这种行为往往只是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性的表面反应,是一种单纯由心理生理机能支配的行为。可是当一个人凭能力做出某种行为时,这种行为却是通过他的内在认知和情感力量而发出的行为。但是乔姆斯基说的能力也只是抽象的语言能(linguistic, competence)。很快就有语言学家指出,人要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仅仅有抽象的语言能力是不够的。语一言的运用必须放在具体交际情景中去,这就牵涉到很多超出语言能力的能力。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概念。他认为使用语言不但要能够按照语法规则产出形式合格的句子,而且还应具有在不同的语境中合理使用这些句子的能力,即语言使用涉及社会文化因素。交际能力由三个范畴的能力组成:语言`能力`为、语篇能力和语用能力。这种交际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是社会现象,而且是社会行为。交际语言`观认为学习语一言不仅仅是学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也不仅仅是训练操作形式符号的技能,而是获取人与人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主要靠潜意识的获得,也就是靠习得,而非狭义的学习。通过交际运用而习得语一言时,注意力不应该放在语言形式上,而应该放在信息上,即放在如何达到交际目的上。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学习需要调动学习者的认知和感情能力,需要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语一言学习必须以学习者为主体,反对被动式的学习。
三、浅析托福听力的若干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托福听力水平究竟如何。关于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标准。有的人认为听力选择题全对就是听力好,有的人认为能听懂VOA、 BBC就是听力好。就我个人而言,真正的听力好,是能够听懂英美脱口秀节目以及TED上的一些科普类讲座。所以,如果你听Talk show 或是TED演讲不知所云,就应当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listening comprehension了。
(一)三步能力至关重要
第一步:提升辨音能力。我们先来需要纠正一个误区:托福听力学习不好是因为词汇量不够。词汇量是听力的基础,但并不是说GRE单词都背下来的人听力就一定好。可以说,词汇量是听力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那么,除了词汇量还有什么原因可能导致我们的听力不好呢?辨音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指辨析语篇中单词的能力。检测自己辨音能力最好的办法是找一篇VOA或者BBC的文章,在扫清所有词汇障碍后去听,看看是不是每一个单词都可以听出来(包括数词a/an或者介词 of/at)。如果你在知晓所有词汇后仍然有听不出来的单词,这就说明你的辨音能力有待提升。锻炼辨音能力最好的练习就是听写! 听写就是将一篇文章的每一个词,甚至标点符号全部听出来。在达到一定的练习量后,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的辨音能力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
第二步:由听单词转为听意群。在完成了辨音能力的提升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审视自己的听力方法。在辨音阶段,我们将精力主要放到了单词的辨析上。当我们想通过听力来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以及获取信息时,就不能再去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听,而是应该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听。用更加直白的话说,听意群就是听重点,听一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在听意群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利用信号词去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信号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firstly/secondly /thirdly/in addition/moreover/last/for example/… 这一类引起注意、表达递进或者转折的过渡性词汇。信号词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划分意群,把握文章结构。
第三步:学会记笔记。在学会了使用信号词去听意群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听力理解的最高境界:记笔记!大家可千万不要忽视记笔记。我们这里所说的记笔记不是像口译笔记一样记一些理解符号,也不是像听写一样每个字都要记下,而是在把握意群的基础上,记录重点信息,用以把握文章结构。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用 “听”获得信息,用“听”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二)错题类型集合与相对解决办法
对于我过考生来说,托福听力的丢分类型大不相同,但是无论因因素丢分,最终都有着“殊途同归”的结果,那就是没有得到分数。而就笔者自身的备考经历与在文献和现实考试中收集的错题类型来看,出错之处可归为以下多个方面,笔者也试图可以给予这类错误类型一些拙笨的解决办法。
1、原文信息漏听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错误原因,在听音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考点细节漏听,种种原因可能包括:(1)听音基础不好,比如单词量少,语法差导致各种听不懂;(2)由于听力材料语速较快,思路跟不上语速;(3)由于外界干扰走神儿或者习惯性注意力不集中。
解决方法:
(1)做听写、背单词、学语法提升基础听音能力;
(2)做跟读模仿提升信息处理速度,做连续听音练习提升听音耐力或做抗干扰练习,比如做听力时,同时播放英文电视广播等。
2、选项中的单词不认识
选项中的单词不认识直接导致选项无法正常翻译理解。
例如:
Why does the professor discuss refugia? (Click on 2 answers)
A. To explain that the location of coral with in a reef affects the coral's ability to survive
B. To point out why some coral species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bleaching than others
C. To suggest that bleaching is not as detrimental to coral health as first thought
D. To illu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coral that has a low vulnerability of bleaching
这道题B选项中的susceptible,C选项中的detrimental,D选项中的vulnerability很多同学不认识,不知其意,所以在选择答案时出现困难。
解决方式:
课后通过单词书大量积累词汇,做题时在文章中和选项中积累生词,形成自己的生词本。
3、选项翻译错误
由于对句子成分辨识不清,导致翻译出错。
例如:
What point do the speakers make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The Dreamer?
A. It is a good example of Beaux's unusual style of brushstroke.
B.It resembles the backgrounds of other Beaux portraits.
C.Its lack of clarity emphasizes the theme of the painting.
D.It is meant to suggest that the woman is in a dark room.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C,正确翻译是:缺少清晰度的背景强调了这幅画的主题很多同学把这句话中的lack看成了谓语动词,翻译成:背景没有清晰的强调这幅画的主题,和正确的翻译截然相反,导致选错。
解决方法:
仔细研究语法,确定好词性和句子成分。
4、形近词看错
由于把选项中的形近词看混,或者把某个词看成另外一个形近词,导致理解错误。
例如:
What is the lecture mainly about?
A. The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heap roasting
B. The reforestation efforts in the Copper Basin
C. The process of mining and producing copper
D. Damages caused during an attempt to clean up industrial waste
有部分同学把AB选项中的effect和effort看混,或者把B选项中的reforestation看成deforestation,导致理解的意思截然不同,所以选错。
解决方法:
仔细审题审选项,二次检查。
5、没有关注单词复数
在内容主旨题中,做主语的名词的单复数有截然不同的意义,如果是复数名词则意味着这篇讲座必须讲解多个事物或者从多角度多方面讲解某个事物,如果此篇讲座只讲解了单一事物或一个方面,则复数选项为错,很多同学没有仔细关注单复数的变化,导致选错。
例如: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discussing?
A. An architec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house design she created
B. The disadvantage of houses based on a square design
C. Difficulties faced by residential architect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D. Women who had a major influence on architec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A,很多同学选D,D选项的主语是women,而这篇讲座只讲了一个女建筑师的事情,所以排除D。
解决方法:
仔细辨识单复数结合原文综合思考。
6、由于某个关键词而选择该答案
托福听力陷阱选项中有一种迷惑型极强的选项,里面包含了原文中的某些关键词,但是整句话做了细节篡改导致似是而非,有些同学由于只看到关键词而没有仔细翻译整个选项的意思就做出选择导致选错。
例如:
What characteristic of no to the nioids helps them survive in subfreezing temperatures?
A. They maintain an unusually high body temperature.
B. A special tissue in their eyes enables them to see through ice.
C. Special proteins make their blood circulate too fast to freeze.
D. Ice crystals in their bodies are prevented from growing large enough to harm them.
这道题原文中的表述是no to the nioids这种南极鱼由于体内有某种蛋白质导致它们能在零度以下的水温里生存,很多同学看到C选项中的proteins直接选择了改答案,但是整句话中对proteins的解释和原文是不符的,是典型的细节迷惑型选项,正确答案为D,对proteins的正确解释。
解决方法:
了解这种细节迷惑型选项的普遍存在性,注意解题时精确思考避让。
7、对题型的解题思路不熟
由于对题型的解题思路理解不透彻,不遵守,主观排除正确答案。
举个例子:
What had the man assumed about huma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 That huma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B. That humans have only recently had a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 That huma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s always harmful
D. That human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annot be avoided
这道题正确答案是C,很多同学认为C选项的描述过于绝对或者不符合事实所以直接主观排除,但是这道题的题干是一道转述型细节题,即问的是文中的男生过去认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情况?C选项确实是原文中男生的想法。
解决方法:
仔细研究托福听力部分的7种题型,遵守相应的解题原则。
【参考文献】:
【1】李筱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2】康乃美,蔡炽昌等.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张昭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史与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5.
【5】章彩云.析英语语言测试改革的理论与运作【J】.教育与职业,2005